近年来,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齐心协力,锐意进取,综合改革深化拓展,专项试点稳步推进,经营服务体系不断壮大,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多项指标增幅位列全国前茅。连续四年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继续保持西部地区排名第一,全国总排名从2017年度的第8名上升到第6名。连续五年获省直部门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一等奖,再创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历史最好成绩。
今年1~6月,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全系统完成商品购进总额222.62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41.84亿元,同比增长1.48%。至5月底,系统资产总额189.29亿元,同比增长25.9%;汇总盈利4.15亿元。 农产品业务稳步增长,1~6月全系统累计购进农产品63.54亿元,同比增长7.74%;消费品零售快速发展,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67.33亿元;再生资源业务稳步增长,实现再生资源销售4.86亿元;平台交易持续活跃,全系统商品交易市场交易额55.86亿元;电子商务业务平稳发展,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18.42亿元,同比增长6.44%。
构建“六大服务体系” 助力脱贫攻坚
贵州省供销合作社于2014年在全省选择10个县级供销合作社开展综合改革试点,麻江县为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联系单位。2018年又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优化创新服务供给为重点,围绕6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全省开展专项改革试点,形成“1+12”的专项改革试点布局(即1个省县共建供销社综合改革先行试验区+12个省级专项改革试点单位)。今年以来,对全省“1+12”专项改革试点单位进行了全面总结评估验收,在“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建设、供销电商发展和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提炼出经验在全省进行复制推广。
以“功能规划布局”为先导,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破解贵州农产品市场调节能力不强的弱点
2017年,省社组建了贵州省冷链物流投资公司,作为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实施主体。在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建设运营总部暨贵州农产品物联大数据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在全省重要交通节点的县(市、区)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现代流通中心。目前,运营总部已设立。
以“农校农超结合”为新载体,构建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体系,打通地方农产品直产直供中间环节
组建了省绿色农产品流通控股公司,主要承担“农校、农超、农市”对接工作,打通直供直销通道。目前省绿通公司已与黔南高校集团、职业院校联盟30个校区及关岭等6个县建立“校农结合”业务,与100余家合作社签订采购合作协议,覆盖16个贫困县、25个贫困乡镇,惠及农户13519户、84316人,其中涉及贫困人口1727户、12522人。积极开展产销对接工作,今年1~5月产销对接累计采购农产品3.55亿元、4.6万吨。
以“贵农网平台”为总揽,构建供销电商扶贫体系,增强贵州地方特色产品线上营销能力
2015年,成立贵州省供销电商公司,打造“贵农网”农村电商平台,以“贵农网平台+县级运营中心+电商服务站”的方式,集成电商、物流、金融、体彩等资源,形成“黔货出山”“网货下乡”的全省“一张网&rd